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九九热欧美,亚洲精品日韩视频,黄色片国产,国产精品高潮呻吟久,一区二区三区网站,精品中文av

中國企業(yè)報集團主管主辦

中國企業(yè)信息交流平臺

微博 微信

碳資產或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新資產錨”

2025-09-17 14:1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次閱讀
 
碳資產或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新資產錨”

今年我國碳市場建設持續(xù)提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的《關于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將推動建設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全國碳市場,為積極穩(wěn)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建設美麗中國提供重要支撐。

回顧歷史,1992年6月,150多個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上制定并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通過的《京都議定書》,標志著全球碳排放權交易的興起。自此與碳排放權相關的市場迅速發(fā)展起來,通常涵蓋了基于各類碳現貨的交易市場,也包括了基于各類衍生品的碳金融市場。

我國碳現貨市場建設由三部分組成,一是2021年7月16日上線的全國碳市場,目前已覆蓋電力行業(yè)2200余家重點排放單位,截至2025年8月22日累計成交量6.8億噸,總成交額達474.1億元。二是2024年1月22日啟動的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CCER),截至2025年8月22日累計成交核證自愿減排量249萬噸,成交額達2.1億元。三是自2011年開始試點的地方碳市場,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福建、四川,未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部分行業(yè)企業(yè)在其中進行交易和管理。

我國的碳金融市場則主要包括融資、交易和支持等三類工具。碳市場融資工具包括碳債券、碳資產抵質押融資、碳資產回購、碳資產托管等;碳市場交易工具包括碳期貨、碳期權、碳遠期、碳掉期(互換)、碳借貸等;碳金融支持工具包括碳指數、碳保險和碳基金。其中,債券成為最重要的碳金融工具,自2021年全國首發(fā)至2024年末,我國已累計發(fā)行碳中和債券8057.39億元,支持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全國碳市場對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義非常重大。近年來雖然取得了突出的發(fā)展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內在問題與挑戰(zhàn)。例如:全國碳市場納入的行業(yè)仍有所不足,碳市場擴容已經“箭在弦上”;碳市場交易的量價穩(wěn)步提升,但市場流動性仍顯不足;碳市場交易結構有待優(yōu)化,仍需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碳市場數據治理存在諸多挑戰(zhàn);碳金融市場發(fā)展還在起步階段。

對此,《意見》針對市場痛點提出了全新的發(fā)展思路,其中強調要實現全國碳市場、CCER和地方碳市場的協調發(fā)展,并且以豐富交易產品、擴展交易主體、加強市場交易監(jiān)管為抓手,著力提升碳市場活力;以完善管理體制和支撐體系、加強碳排放核算與報告管理、嚴格規(guī)范碳排放核查、加強碳排放數據質量全過程監(jiān)管、加強技術服務機構監(jiān)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為重點,全面加強碳市場能力建設等。此外,《意見》也提出要在“健康有序發(fā)展碳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試”,實現碳現貨與碳金融產品的協同發(fā)展。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還提出了加強組織實施保障的一系列重點方向。其中完善全國碳市場資金清算機制、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都是未來必不可少的改革重心。例如,現有全國碳市場的清結算模式,基本上延續(xù)了地方碳市場的銀行賬戶模式,難以適應碳現貨市場快速發(fā)展與碳金融市場快速興起的需求,同時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jiān)會已發(fā)布《金融基礎設施監(jiān)督管理辦法》的背景下,也無法充分適應清算基礎設施的安全性與合規(guī)性要求。由此,在現有全國碳市場注冊登記結算機構與相關清算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構建相對獨立的碳市場資金清算機構與制度安排,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再如,我國碳市場的國際化程度也有很大提升空間。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上達成的《巴黎協定》第六條第四款機制共識,允許國家之間的減排成果進行轉移和認定,為全球碳市場的深度啟動奠定了基礎。可以預計,未來幾年全球碳市場的互聯互通將加快推進,我國也亟需推動技術、方法、標準、數據國際互認,努力提升我國碳市場的全球影響力。同時,碳市場國際化也是支持人民幣國際化與金融開放的重要元素,因為碳資產在未來可能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新資產錨”。

楊濤(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fā)展實驗室副主任)

點贊()
上一條:華僑銀行:碳定價、清潔能源與創(chuàng)新金融需多管齊下 應對東盟能源轉型挑戰(zhàn)2025-07-24
下一條:沒有了

相關稿件

粵港人民幣離岸債券 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2022-10-08
誰說人民幣資產“不香了” 外資在債市繼續(xù)買買買 2021-08-05
外資持續(xù)不斷涌入 人民幣匯率躍至4年來高點 2022-02-24
看好中國經濟 外資機構積極布局人民幣資產 2024-04-22
外資投資中國市場和配置人民幣資產意愿穩(wěn)步提升 2024-01-16
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 中國企業(yè)聯合會 中國企業(yè)報 中國社會經濟網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 新浪財經 鳳凰財經 中國報告基地 企業(yè)社會責任中國網 杭州網 中國產經新聞網 環(huán)球企業(yè)家 華北新聞網 和諧中國網 天機網 中貿網 湖南經濟新聞網 翼牛網 東莞二手房 中國經濟網 中國企業(yè)網黃金展位頻道 硅谷網 東方經濟網 華訊財經 網站目錄 全景網 中南網 美通社 大佳網 火爆網 跨考研招網 當代金融家雜志 借貸撮合網 大公財經 誠搜網 中國鋼鐵現貨網 證券之星 融易在線 2014世界杯 中華魂網 納稅人俱樂部 慧業(yè)網 商界網 品牌家 中國國資報道 金融界 中國農業(yè)新聞網 中國招商聯盟 和訊股票 經濟網 中國數據分析行業(yè)網 中國報道網 九州新聞網 投資界 北京科技創(chuàng)新企業(yè)誠信聯盟網 中國白銀網 炣燃科技 中企媒資網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廈門銀鷺食品有限公司 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 濱州東方地毯集團有限公司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喜來健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伊利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